洪武二十五年的年初,除了明军在淡马锡港与陈祖义为首的海盗集团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以外,整个大明周边的局势都显得异常的风平浪静。

虽然清化港的明军倾巢而出,奔波了几千里海路前往救援,但安南人并不敢轻举妄动他们很清楚,就算清化港守备空虚,拿下了清化港,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安南已经失去了北方的群山以及富良江作为屏障,而明军屯驻在交趾、广西、云南、贵州的军队,随时都可以集结南下,一旦触怒了大明,安南几乎没有什么抵抗的手段。

而小小惩戒了陈祖义以后,明军也并没有贸然集结兵力前往旧港报复旧港是南洋最大的港口,没有之一,与淡马锡港不同,那里的情况非常复杂,不仅仅是处于海峡南端,而且是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中间地带,也是三佛齐王国与满者伯夷帝国的缓冲区。

所以,虽然是半独立的三不管地区,但是那里仅仅允许实力强大、但还不够强大的势力存在,并且需要这些势力互相牵制,决不允许有任何一方,能够壮大到独自建立或者对抗一个国家的地步。

而这种微妙的平衡,会在陈祖义实力受损后,被稍微打破。

.tta

n.¢○

但其中隐藏的丛林法则,又会让这种微妙的平衡重新恢复正常.除非,一个庞然大物向这里伸出了爪子。

大明不能,至少现在不能去插手旧港的事务。

贪多嚼不烂,在引起三佛齐王国和满者伯夷帝国的警惕乃至敌意之前,大明需要先把淡马锡港建设好,建设好这里的港湾,驻泊一支能够控制区域制海权的分舰队,以及足够强大的、能够称之为“永备工事”的堡垒群。

这次立足未稳被陈祖义偷袭,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情,但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再出现一次了。

而且实话实说地讲,仅凭淡马锡港现在的明军,也无力再发起一场对海峡南端的远征了。

毕竟城墙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来修补,伤员需要救治,淡水和粮食储备都已经告罄,而当地还没有建立配套的民政和司法体系,这些都需要时间,甚至支援舰队本身都做不完这些事情,必须要等到下一批从大明本土出发的舰队抵达此地,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好消息是,淡马锡港的明军并不需要等太久。

在充分休整后,大明的第二次下南洋行动就要开始了。

相比于第一次最远只到达了占城国的沿海,这次下西洋舰队会走的更远一些,甚至淡马锡港,都不会是他们的终点。

而在大明国内,经过大半年的发展,也在京城周边,建立起了初步的工业,并且改善了整个京城周围的交通运输网。

京城到江南,除了原有的长江航道以外,还有了短距离的铁路,以及水泥路。

一些机床,以及配合蒸汽机使用的老式发电机等比例模型,也通过阴阳炁海一并送了过来,只不过这些对于大明世界来讲还过于先进的技术,是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的。

苦修内力,自然是为了对外扩张。

整个洪武二十五年的基调,或者说主线任务,并不是巡视五京,也不是朱雄英就藩吴地,而是继续向南洋扩展大明的影响力。

而随着大明高层对于南洋局势的更深入了解,以及越来越多详实、可靠的情报传回来,对南洋各势力的判断以及对第二次下南洋战略的规划也逐渐清晰而全面了起来。

首先,是对于南洋各势力的判断,南洋地区虽然岛屿众多、民族繁杂,但主要势力可归结为几大类:一是以满者伯夷帝国为代表的强大王国,这些国家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与领土控制力,是大明在南洋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二是如三佛齐、暹罗等中等国家,它们或依附于大国,或寻求自保,态度多变,是大明需要谨慎应对的对象;三是众多小国或势力,这些势力虽弱,但在特定区域内拥有一定影响力,是大明需要争取或安抚的力量。

基于这些判断,朱雄英与大明高层制定了详尽的第二次下南洋战略规划。

当先的,自然是大明的拳头。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人都信服的真理,如果有,那就是拳头。

野蛮与武力确实不能做到长久的征服,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武力,那么连征服都做不到。

为了确保淡马锡港的事件不再重演,最要紧的就是加派水师,确保在南洋地区的制海权,通过派遣强大的舰队巡航,展示大明的军事实力,对潜在的敌对势力形成有效威慑。

同时,就是在关键区域,如淡马锡港等地建立坚固的军事堡垒,形成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确保大明在南洋的利益不受侵犯。

而光展示拳头是不够的,与此同时还要有外交攻势与利益交换。

除了派遣使者宣谕大明天威以外,还得利用大明的经济与技术优势,与各国进行利益交换,比如进行贸易,让他们获取大明的独有商品等等,以换取它们对大明在南洋活动的支持与配合。

而这样就能在贸易过程中,通过设立商馆、开辟航线等方式,加强与南洋地区的贸易往来,同时利用南洋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马尼拉的金矿,占城的木料,爪哇岛的香料等等,来发展大明。

除了军事和外交、经济,剩下的就是文化方面了。

现在绿教还并没有大规模进入南洋地区,尚且属于小众,所以大明的文化输出,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历史 连载 3272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红色十月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历史 全本 434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要离刺荆轲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历史 连载 40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历史系之狼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 连载 2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