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朱元璋打江山》转载请注明来源:飘雪中文网pxzww.com

“咱爹娘一辈子辛勤耕作,夏天为做田抢水,专门等到雷雨天,去做田,有时候还不惜半夜去,冬天为给财主交冬牲,常窝在雪地里三五天,就为能逮个野物。”

“且不说咱大哥、二哥这些男子没日没夜耕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就说咱大嫂,也就是驴儿他娘,生驴儿时就是在地里生的,没敢找稳婆,也没休月子,生完自己绞断脐带,继续干活,咱二嫂怀孕时也不得不下田插秧。”

“足下竟然怀疑他们饿死是因为不努力!”

“足下到底是怎样的铁石心肠,才问出这样畜生不如的话?”

“若非你对家嫂与驴儿有恩,咱真恨不得现在就要了你的命!”

朱元璋是真的动怒了,且就直接把章诚的衣襟抓在了手里,而将章诚提到了面前,切齿控诉着,两眼含泪。

“公子息怒。”

“我这不过是戏言,并不是真这样认为。”

“也实在抱歉,我不该这样质疑令尊令堂以及令兄令嫂等的勤劳之德。”

章诚见自己真戳到了朱元璋的痛处,而初次此话时也颇为感同身受的他,也就很体谅朱元璋为何破防,便在朱元璋放开自己后,对朱元璋拱手行了一礼,主动道起歉来。

朱元璋这才神色稍微好些,只依旧带着怒气说:“戏言也不能有!足下所衣所食,哪样不是他们这样的百姓所制所产,怎有脸如此说为自己提供衣食之人?”

“是!”

“是我失言。”

章诚继续赔礼道歉,且附和道:“我汉人百姓素来是最勤勉的,可以说他们目光短浅,愚昧狭隘什么的,但就是不能说他们有游惰之性,不能说他们不努力。”

“这话咱同意。”

“不只是我家人,咱从小到大就没见一个乡民是因懒而饿死的。”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章诚的说话。

朱元璋本人是家中最小的儿子。

都说百姓爱幺儿,作为家中最小的朱元璋,也的确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爱,而他父母饿死后,他又被哥嫂照顾了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也对哥嫂很有感情。

另外。

虽然他因为是家中小儿子颇受溺爱而更为顽劣,也就常在乡里闯祸,但邻里对他也颇为宽容,饶是他父母饿死,也是邻里大户给他赠了块安葬的地和裹尸的草席。

所以,朱元璋对乡村那种自治互助形式的邻里生活,素来是充满感情和信任的,也很怀念。

以至于相比官僚胥吏,他一直更愿意信任乡里百姓。

他当皇帝后,甚至因此还让乡里老人参与很多政治功能。

如收税押粮、刑事审定、监察吏员等关系国家命运的重要权力,朱元璋竟然都给了这些乡里百姓。

这在其他皇帝当政时期是难以想象的,而且可以说朱元璋这样做简直是在背叛自己统治阶级。

甚至。

朱元璋因为相信乡里没有官吏会更好,还在当皇帝后严禁官员下乡扰民,且破天荒给乡民逮拿吏员的权力。

当然。

也因为朱元璋很重视亲情,也很重视乡人之间的情感,所以他既因章诚质疑自己家人是不是因为不够努力才饿死而愤怒,也因为章诚说汉人百姓素来都是勤勉的还赞同,不禁对章诚又再次高看起来。

“公子,我刚才那样故意戏言,其实是想让公子自己明白,仅重建所谓的礼教秩序,是依旧不能避免像令尊令堂这样的勤劳之人饿死的。”

章诚这时也继续说了一句。

朱元璋点头,没有反对。

接着。

朱元璋就脸有些愧色道:“咱知道,升平有序之世,也会有百姓饿死,但咱能什么呢?”

“咱能做到的,就只能是重建礼教秩序,让自家后人因咱而贵,进而不再因饿而亡!咱并不能做到让天下不再有饿死之百姓!”

“只是足下对元璋的期望抱得太大了!元璋担当不起。”

事实上,章诚也的确习惯性地用要求一个近代后的革命者来要求只是农民起义者的朱元璋,朱元璋明显也已经意识到章诚对他期望太高。

“可公子真觉得,你们朱氏一门成为贵族后,像如今鞑子贵族一样可以世世代代为官后,就不会饿死吗?”

章诚这时则冷笑着问着朱元璋。

朱元璋沉默了。

朱元璋接着又道:“容咱再思量一下,咱现在还不能对足下,能让百姓也世世代代不饥不寒,只能承诺会尽力结束乱世、使天下有序,让百姓即便因冻饿而反,也不至于让天下大乱、礼崩乐坏。”

章诚听后颔首,知道自己的确不该过高要求朱元璋,与其谈理想,还不如谈待遇,便道:

“既如此,那我便开门见山,公子若想让我为公子幕僚,为公子效劳,得给我五百两的年俸,需先给一百两为底金,剩下的待年终再给,我也只与公子先约定一年的合作关系,至于下一年,公子还要不要再让我效劳,可以再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枫渡清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飘雪中文网pxzw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极品枭雄

三国之极品枭雄

浴火重生
东汉末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曹?刘?穿越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东汉王朝二皇子。躲宫计,夺凉州,皇族弃子成就逆天大业,城池、金银、美人、兵将尽收囊中!谁人不知凉州刘少卿?
历史 连载 286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不吃葱花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历史 连载 403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鱼龙服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历史 连载 249万字